2019年我校迎来了审核评估,学校全面谋划周密部署,教务处系统推进,悉心指导,我院高度重视,充分动员,全体老师投入到了紧锣密鼓的迎评准备工作中。评估是工作检验,更是改进契机;迎评需要事务性准备、更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以全面、发展的视角认识评估、理解评估、投入评估,是我们通过评估获得全面工作收获的关键。
一、全面学习,深刻把握评估核心要义
当我们一头扎进紧张而庞杂的评估工作时,可能有一个问题萦绕心头,“为什么要评估?”从2007年教育部水平评估,到2013年辽宁省专业综合评价,再到今年的审核评估,在学校组织的多次迎评学习中,我们渐渐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不要把评估仅仅当作评估”。评估常态化固然是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更是学院和专业总结当下思考未来的重要契机。审核评估的核心要义在于回答“我们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按既定目标培养人才”这两个问题,这不只是教育管理部门向我们的提问,也是社会和用人单位向我们的提问,更是我们传道授业之前应该首先自己搞清楚的问题。
审核评估的过程内蕴着我们对这两个问题答案的寻找和呈现;参加评估,表面上是展示我们的教学工作,实际上是检验并促进我们形成从事高等教育更清晰的自我认知、更完善的自我实现和更有效的自我更新。理解评估目标要义,理清评估内涵逻辑,可以帮助我们在纷杂的工作中始终保持清楚正确的方向。
二、全局把握,精心谋划以评促建方案
评估在一时,办学谋长远。准备材料是迎评迎检的必要步骤,但多年办学积累是更为重要的前提基础。得到专家评价意见是评估的直接结果,但以此为参考持续改进是更为重要的参评意义。为此,我院全局把握当前的评估是立足过去面向未来的要旨,形成一套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工作方案:在静态层面全面梳理学院专业办学资源、目标行动、优势不足,在动态层面全面总结学院多年不断自我完善的办学历程,而对过去的回顾又启发我们发现未来改进的要点。这一套方案使我们跳出评估看评估,借评估之势谋生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高度重视、严格自查、实事求是、重在改进的工作态度和实际行动,而这一套方案的执行过程也自然而然的成为向审核评估专家展示我们人才培养工作的内容主线。
在这样的思路引领和方案部署下,评估准备就不仅是学院少数骨干教师的工作,而是充分动员包括教学、辅助、管理各岗位在内的全体教师。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每一位教师都利用评估契机回顾总结自己的工作,发现自己的工作改进方向,不回避遮掩疏漏缺欠,也不吝展示工作亮点,每一位教师个体以评促改的行动,汇聚成了学院总体以评促建的工作效果。
三、质效并重,高度重视评估关键节点
审核评估要求我们全景展示近三年的教学工作,准备工作头绪众多、卷轶浩繁,但审核评估的重要意义又提醒我们不容放松,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重视工作效率,又要重视工作质量。在效率方面,学院形成全局工作部署,周密安排时间表,组成核心工作团队,以点带面,组织全院教师按计划严格推进。效率目标的实现靠助手、靠全院动员;而质量目标的实现,更重要的是靠学院对人才培养的深层理解和对关键节点的精益求精。
首先,作为评估核心内涵的两个基本问题,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答案不应来自我们的想象,而应来自校企交流中梳理出来的社会真实需求,来自校友座谈中总结出来的人才成长现实规律,来自70年科大历史积淀下来的教育传承土壤。我们是为了培养人才,才定计划、开课程、建专业,而并非为了完成计划、有课上才去教学生。对学院和专业来说,全面考虑上述因素,提出清晰恰当的办学定位,形成具体可行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发展的方向依归,更是评估准备的靶向导引。对“怎样按既定目标培养人才”的回答,就是在全面研读教育部专业教育质量标准、工程认证质量标准以及其他高校同专业培养方案和施教过程的基础上,形成我们的培养计划和行动方案,或许不是最高大上的方案,但一定是最切合实际,最能体现我们差异化优势的方案。
其次,对评估观察的重要要素与环节心中有数。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基础材料、教学运行、教学成果,如何让这些清晰呈现又相互支撑,哪些是表哪些是里,哪些是基础哪些是发端,我们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学院层面应有精准把握,这样在资料准备、走访汇报、座谈交流时,我们就能明辨主次,胸有成竹。
最后,为精准呈现学院办学思路特色及人才培养实际状况,专家走访汇报时间应予充分利用,力求直击要旨、突出重点。汇报遵循这样的逻辑路线:我们有哪些资源——我们想做什么——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做的结果如何——我们有哪些特色做法——我们还有哪些不足应该改进。尤其突出展现为了实现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我们是怎样改进人才培养计划、推进人才培养改革,为支撑改革目标进行了哪些校企合作,完善了哪些资源建设、提升了哪些教学管理,为保障发展的持续性,我们又是怎样构建质量监控、持续改进机制,环环相扣,力求每一张幻灯片、每一个观点、每一句话,都能够围绕“我们有目标并且努力了,而且还将继续努力”这样的主题展开。
在评估准备工作中,我们充分地认识到最重要的收获并不是完成任务,而是知道了未来应该干什么。我院学科专业建设还有诸多不足,我们必将“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忘从教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向既定目标不懈努力,奋力前行。